哺乳週期:54W

哺乳狀況:全母乳+副食品

寶寶身體狀況:流鼻涕、喉嚨腫,食慾不佳;活動力OK

媽媽身體狀況:休昂二次來按鈴 XD

日記日期: 2012-12-30

 

 

win吃的情況都很好,就是「黏+愛哭哭&向後倒」

101-12-23  

 

      Ray的阿嬤聽到win現在還有母奶喝超級羨慕、再聽到win大姨說「因為win媽媽怕不在身邊的小win仔斷炊,之前半夜都還會爬起來擠呢!她按時擠、遇到塞住也都不怕痛地推開;光是庫存就有至少半年的量」更是倒退了好幾步。

未命名1  

     

        真的!自從夜裡不用醒來加班,人就舒服很多、也很心滿意足了~^^過來人的心得是:只要媽媽本人甘願、母乳才餵得久,至於怕不怕痛,是每個人忍受度不同。

      win時一方面是win仔小好生、但等產道開很痛也都忍得住耶!擠奶痛、但是沒有痛到受不了;再把自身「忍痛range很大」放到生活上來講,也怪不得我會兩手不協調的自己右手用門把左手小指給夾到皮開肉綻了!@#$%

雙手轉雙輪  

 

    Win媽媽有耐心和毅力,但身邊的妳們都很幫忙我←也是很重要的支持和原因喔!:)說到這,特別感謝姊打包win第一個生日蛋糕與爸媽同慶*^^*

 未命名  

 

    值得一提的是:勾錐ㄟ最近洗澡都不愛坐進浴桶裡,這現象上次回高雄時就有發現。偶爾以水瓢或玩具相拐(或姊姊說的:安弟作陪同玩)才會進去浴盆裡玩一下,不然都是站立、靠著大人身體想爬起……難道是忽然怕水了嗎@@?

 

 

 

本週大事記:

12/21 本週第一次自己開車載win到學校曬太陽^^

101-12-21  

 

12/22  win第一次坐賣場推車

101-12-22  

 

12/25 一早就跟老闆報告異動傾向(哈~老闆叫我把灣尪休了)

12/28 想自己下車

想自己下車 - 複製  

1356395718715  

 

 

實用分享:帶寶貝就醫關鍵10問(節錄自天下雜誌)

Q:小孩發高燒了,要不要馬上去看醫師?

A:急診醫師通常不是小兒專科醫師,第一步能做的也是先幫小孩退燒。因此,父母平日在家就要預備口服及肛門塞劑退燒藥,一旦發現孩子發燒,先不用驚慌,如果量體溫,耳溫達到攝氏三八.五度時,可先讓孩子服用退燒藥,耳溫達三十九度時,可使用肛門塞劑,並讓孩子多補充水分。長庚兒童醫院內科部主任黃璟隆說,使用退燒藥後,家長可觀察孩子的反應,如果有逐步退燒,不必急著馬上就醫。

不過,是否有必要帶小孩就醫,也不能單憑小孩的體溫來判斷,黃璟隆建議家長從三A:外觀(Appearance)、活動力(Activity)、食慾(Appetite)來觀察,如果孩子的外觀出現異狀(如臉色蒼白或泛黃),活動力不佳,胃口明顯減少,即使體溫不高,都應立刻送醫處理

Q:我該帶小孩去大醫院還是小診所?

A:可在住家附近的診所尋找可信賴的好醫師,而且一定要是兒科醫師,坊間招牌掛著「內、兒科」的診所,不一定是小兒科專科醫師。父母該怎麼辨別?第一,先看執業的醫師執照是否為小兒科;第二,醫師最好是經過大型醫學中心的訓練,因為待過大醫院,看的病人多,經驗較為豐富。

黃璟隆提供了四個可讓父母判斷好醫師的指標:一、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二、需具備喜歡孩子的可親近性;三、願意傾聽父母的焦慮及擔心,能與家長溝通;四、病情有需要時,會提供轉診的建議

而有下面三種情況時,則需要到大醫院求診:

第一,小孩生病後的外觀異常、活動力不佳、食慾不振

第二,同一症狀不斷反覆

第三,慢性病患,如紅斑性狼瘡、氣喘。

Q:小孩生病為什麼一定要看小兒科?

A:小孩生病除了病症的診斷,更重要的是同時參照孩子的生長發育狀況,例如同樣是支氣管炎,一歲幼兒及七歲兒童所要關注的診治重點即有不同,未接受小兒科訓練的一般專科醫師,無法進行病症及兒童生長發育指標的綜合判斷。

Q:小孩的病一直看不好,該不該換醫師?換醫師時要注意什麼事?

A:如果相同的病症經過兩次用藥療程仍未改善,再考慮換醫師。而更換醫師時,父母一定要帶著上個醫師開立的藥單,才有助下一位醫師對病情的精確診斷及用藥處理,同時對醫師說明孩子的病史、預防針施打的狀況。如果孩子有對藥物過敏的經驗,黃璟隆建議家長請原醫師另外開立一張過敏藥單。

Q:該如何把握短暫的問診時間與醫師有效溝通?

A:父母可先將自己的疑惑列一張小紙條,就診時,醫師即可先針對小紙條的問題答覆。就醫時,可把握「一說、二問、三記、四拿單」的原則:

一,說清楚:孩子不舒服的狀況、曾如何處理、其他病史。

二,問明白:檢查內容,病名、病因、病程、病症,如何預防復發?這次用了哪些藥?藥物的副作用?用藥物的注意事項?

三,記筆記:將醫師的叮嚀寫下來。

四,拿單:索取用藥明細,避免交叉用藥。

Q:聽說大醫院的藥比小診所好,是真的嗎?

A:不論大醫院或小診所,在藥品市場並沒有兒童專用的藥錠,皆是使用大人的藥錠,依孩子的體重、身高、年齡調整劑量,磨成粉給小朋友吃,直至國中、體重達四十公斤,即可使用成人劑量。

    為了提升兒童用藥品質,家長帶孩子至診所就醫時,可請醫師開立原瓶包裝的口服藥水;如果診所未採購原瓶包裝藥水或醫師堅持開立磨粉藥,家長可請醫師提供此次開立的藥品名稱(含成分、劑量),到藥局請教藥師,詢問是否有相同成分的兒童藥劑可選擇。

Q:可讓病很快好的藥就是好藥嗎?

A:以醫療專業立場看,每種疾病從發病到結束有一定的病程要走,能立即解除症狀的藥並不見得就是好藥。如果是一般感冒,家長拿到的藥最好不要超過四種,否則即是吃下多餘的藥物。藥即是毒,藥效快,副作用也強,孩子這次吃的藥種多,日後生病則需要藥效更強烈的藥物,反而傷害孩子的身體。

    如果屬於症狀治療的藥物,如退燒藥、咳嗽藥水,可留著再用,但需詢問醫師保存的方式及保存期限,症狀治療的藥物,若孩子症狀好了,也可以停藥。其他的藥物,如抗生素或屬於慢性、長期性的治療藥物,有一定的療程,父母不能擅自幫小孩停藥,否則會產生抗藥性或影響治療。

Q:看中醫好還是西醫好?已在服用西藥,還能吃中藥嗎?

A:如果一定要中西藥併用,兩者需間隔一小時以上,才能避免藥物在腸胃道的交互作用。但是,中西藥在腸胃道以外的交互作用也要注意,以藥膳湯的當歸為例,若與小兒退燒用的阿斯匹靈併用,因阿斯匹靈類除了解熱、鎮痛、抗發炎作用外,尚有抗凝血作用,有可能增加出血的機會。

Q:小孩什麼時候要看牙醫?看一般牙醫與兒童牙醫有什麼不同?

A:根據美國兒童牙科醫學會的建議,孩子應該在一歲時第一次接受牙科檢查。要預防乳牙蛀牙,父母能做的除了幫孩子刷牙,也可帶孩子至牙醫診所洗牙、塗氟或接受溝隙封填,以減少蛀牙的發生率。

    兒童牙醫師的專長是維護一歲至十八歲孩子的口腔保健,與一般牙科最大的不同,是兒童牙醫多了兒童心理的訓練,在面對因看牙而恐懼、緊抓著父母不放的孩子時,兒童牙醫有一套能有效與孩子溝通的話術,當幼小的孩子抗拒治療時,兒童牙醫也有標準的基本處理、進階處理方式。

Q:小孩什麼時候要看眼科?有沒有必要看兒童眼科?

A:孩子的眼睛與牙齒相同,皆需預防重於治療,孩子的視力發育在六歲左右完成,此時可達成人的視力(一.○)。而在六歲前,常見的兒童眼疾為弱視與斜視,尤其弱視是造成孩童視力障礙最主要的因素,黃金治療期在六歲前。

 

兒童病症、用藥查詢實用網站  http://www.kingnet.com.tw/

    

文章標籤

wing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